学术翻译需要一颗虔诚之心 以审视态度面对西方学术理论
当下学术翻译为何难以出现精品,如何从对学术理论的翻译、引进升级为文明之间的对话,在10月18日由译林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国学院共同主办的“人文与社会译丛”出版百种纪念座谈会暨“理论研读与文明对话”研讨会上,这些话题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热点。
与会学者表示,翻译特别是学术翻译是沟通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盲目崇拜、追随某些西方学术理论的学风并不可取,中国学者需要以批判、审视的态度面对来自西方的学术理论,更需要基于本土经验提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从而与其展开平等对话。
强作解人的学术翻译不可取
翻译时强作解人,造成的恶果将是“毁书不倦”。一些学者表示,翻译学术著作应当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其要有一颗虔诚的心。
自近代以来,一代代学者将学术理论名著的翻译视作了解人类文化精华、开创本土理论的必要条件之一加以重视,从而推出了一系列翻译精品,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的中译本等,均为高质量的中译作代表。这些译作嘉惠学林,滋养了数代学者。
学术翻译工作,是理论构建的准备性工作,是文化交流等的必要条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毅表示,翻译、引进西方理论对于激发我们的思想、理论兴趣的作用不言而喻;中西交流为目前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交流为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故而需要在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术翻译的重要性。
然而,近年来一批学术理论著作的译本因质量低下而颇受诟病,如翻译错误迭出,一些原本明白晓畅的著作译作中文却晦涩难懂。种种弊病折射了学术翻译所遭遇的困难。多位学者疾呼,学术理论名著的翻译质量应受到重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彭刚等人表示,将翻译作品列入科研成果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还相对较少;而且,合适的译者难以找到。理想的译者,不仅要通晓外文特别是原著作者所用的文字,中文水平也需要过硬,特别是要全面了解原著作者的学说体系,否则必然会强作解人;而且,还要有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态度。
在专业分化越加细致的今天,学术著作的生产规模空前庞大,既为学术著作的翻译出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也为遴选具体的作品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一些出版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捷足先登,“抢”走了书,但是他们往往不会精心选择好的译者。
此外,一些作品出现不止一两个译本,而大量一流著作则由于各种原因“无人问津”,特别是在中世纪历史等领域都相对冷清,即使是学术名著的译本也寥寥无几。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国新称,如有关拜占庭历史、西班牙内战等的史学著作之中不乏文笔精彩、材料新颖而丰富的作品,但这些著作目前还都未有中译本。
摆正本土经验的位置
西方学术理论纷繁复杂、波澜变幻。面对这些学术潮流,我国学者不应盲目追随、崇拜和不加辨析地消费、运用,而应看到波浪之下更为深层的内容;同时,不要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基于本土的问题和语境、以自身的视角提出新的理论,才能与西方的学术理论展开平等的对话。
赵国新称,一些学者在运用西方学术理论时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即不注意理论的适用性而对某种理论的生搬硬套。对理论机械地搬用,造成的恶果是“用一个理论毁一个”。他认为,理论仅为观察问题的视角,在文学批评等领域,对理论较高明的运用,是论著的每一处均带有理论的深度,而非刻意而机械地套用某种理论。
“在学术交流如此频繁的当今,如果某些中国学者在跟国际同行面对面时,还只是毫无新意地去对人家讲,人家的学术界都出现过哪些理论,而自己又对那些理论何等五体投地,那也实在太缺乏原创性和反省精神了。”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表示,在“人文与社会译丛”出版百种的节点上,我们应当领会到,对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分量,无论如何都应能摆得更正一些了。
刘东说,“我们已经逐渐具备了这种可能,既基于自己的丰富生活经验,也基于自己对西方理论的了解,还基于它自身的脉络与长短,而向那些外来的理论制造者们,明确地指出那些理论的误用与滥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或许是始料未及的后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尝试提出更适合解释本土现象的理论。虽然它们和西方的理论一样,也要经历在时间维度和空间跨度中的实践检验,然而由于其原本就脱生于中国的经验中,所以至少当它们再返回这种经验时,会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包容性。”
做好翻译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艺术。下面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您在翻译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精通目标语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必须对目标语言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词汇、语法、惯用语和文化背景。不仅要了解书面语,还要熟悉口语和地区性的表达方式。
理解源语言:不仅要理解源语言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文的意思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保持准确性:翻译时要尽可能保持准确。避免意译或加入个人观点,除非在特定情况下被要求。尽量避免漏译或误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重流畅性:翻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单词替换,而是要确保整个句子和段落在目标语言中自然流畅。这涉及到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避免拖延:在翻译项目中,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时才开始工作。拖延可能导致质量下降和错误的产生。提前规划时间,并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校和修改。
持续学习:语言是生活的、不断变化的。为了保持竞争力,持续学习是必要的。阅读各类文本,了解最新的用语和翻译技巧,参加翻译培训课程或研讨会。
尊重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在翻译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差异,不要简单地将其套用到目标语言中。确保翻译在文化背景上也是恰当的。
了解领域知识:如果翻译特定领域的内容,例如医学、法律或科技,了解该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非常重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将使您在翻译时更加准确和流畅。
使用工具辅助:现代翻译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利用翻译记忆软件和术语库等工具,有助于保持一致性并节省时间。
请教他人: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翻译难题,可以向其他翻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与其他翻译家交流经验和观点,可能会为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总之,做好翻译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您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并能提供更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全世通品牌翻译专线:4006-333-090
电话:051085225689
传真:051085435689
邮箱:kefu@taihufanyi.com
transton@126.com
网址:Http://www.taihufanyi.com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金城路926-928号
无锡同传翻译客户优选供应商
完善的服务体系
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人性化的业务流程
十年专业口笔译服务
无锡五千家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伙伴
专业的翻译资质
①客户提出需求:客户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自己资料翻译方面的"基本需求"。涉及内容包括:翻译语种、资料类型、工作量。
② 我们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回答客户的咨询,对客户的需求予以回复,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供客户参考和选择。
③ 确定合作意向:双方......更多
质量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的生命底线。为确保质量,维护公司声誉,公司采取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①谢绝低价、低要求的翻译委托。
②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宗旨,公司只承译本公司译员、资深翻译及审校熟悉、 精通的专业领域的资料,以及其它领域的非专业性资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