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第四章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严复,虽则是学海军的,然擅长中英 文字,译介了不少的西哲学说,在中国清末民初的思想学术羿,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唐玄奘以来,在中国的翻译界,还没有 —个人赶得上严复的。他在汉译的“天演论”的例言上说,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他接下去 又详细解释说,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对译文要通顺,还要文 雅。有时为求译文通顺,不免要颠倒原文宇句,甚至在原文之外,还要斟酌补足。这种补足,只是发挥原意,绝非节外生枝。有些原文的含义很是艰深,难得理解,他便要在这些句的前后,酌加衬”,以便使得原文的意思可以明显。他不说“解释”, 也不说“说明”,而说“引衬”,是很有道理的。“引”是“引伸”, “衬”是“帮衬”,即帮助的意思,所以“引衬”,是说多加几个字 进去,以助了解。他说“信而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可见单是 忠实于原文,而译文不能表达,便失去了译介的作用令人看不懂的文宇,无论内容怎样好,也是无用的。他为求译文通順,采用了四种办法:(一)颠倒原文字句。(二〉有时补足一点 (三)遇到原文长句,采用意译。(四)原文含义深奥的地方, 便酌加引衬。单是译文通顺,他还不满意,必须做到文字优美 才罢手。这儿说的优美,不但是字面上的美,而且要有声调之 美。这便是严复翻译理论的要点。自从清朝末期以至今日,这就成了中国人翻译西籍的准绳。译者一心只希望能做到信达雅的地步,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奢望了。
其实,单只一个信宇也就够了,如果我们能从狭义和广义 双方来看这信字的解释的话。
在三十年代,上海有一部分文人,如赵景深等主张翻译以 通为第一,即把“达”放在“信”的前面,理由是“辞达而已矣”, 看不懂的文字等于废物,一点用途也没有的。
后来朱光潜就说,还是“信”为首要,归根到底,只有信宇 最难。如果把原文的意思译错,即令译得通颇,又有什么用?即令译得文雅,又有什么用?这是有违背狭义的“信”的,是叛 徒的行为,任何人都知道是不对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广义的“信”,又是怎样的。原文是既达 而雅的,我们把它译成不达不雅,这也就不能算是信。原文的意 思,一点没有漏掉,全都译出来了,但译文生硬,读起来很费解,如果是慊得原文的人,去读原文比读译文,容易了解多了, 你不能照原文一样,译得既达又雅,当然是不信。反过来,如 果原文是不达不雅的,如小说中故意描写无教育者的说话,你把它译得既达又雅,如以前林琴南的译文,这也不能说是信, 即令意思没有译错,因为把一个流氓译成一位绅士,等于换了 一个人,如何能说是忠实的翻译呢?
英国十八世纪有位剧作家R. B. Sheridan,在一七七五年发表了一出名叫“情敌” (The Rivals)的戏。戏中的女主角Mrs.Malaprop,谈择很健,喜欢用一些深奥的宇眼,来夸示她的学问。不幸的是她每说必错,反而暴露了她的无知。例如她髙谈女子教育时说“As she grew up, I would have her instructed in Geometry, that she might know something of the cont*
agious countries
如果照字面译为等她大了,我要她学些几何学,使她知 道一些传染的国家”,便要便人读了莫名其妙,虽然译得很信, 也等于不信了。原来那位好夸耀的太太,想说的是geography (地理学),却弄错而说成geometry (几何学),又把contiguous (邻近的)缠错而说成contagious (传染的)了。我们只能学韩复 渠的办法——他曾把感想说成感冒,闹过笑话把geometry 译成“地质学' 把comagious译成“怜惜的”,从不信中求信。
所谓信是对原文忠实,恰如其分地把原文的意思,用适当 的中文表达出来,即令字面不同,只要含义不错,也就算是信了。
林语堂也反对“字译”,他说“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 我 们翻译的单位,至少应该是句*而不是宇。要能把一段为一个单位,自然更好了。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他的语文风格,我们 必须把它融会贯通,合成一体,使意义和声调配合无间,译文 才能完全表达原文,所以说对原文忠实,不只是对表而的字义忠实,必须对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声调、节奏等等,都 要忠实才行。
相传欧阳修为韩琦作a相州昼锦堂记”,开头两句原作“仕 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文稿送出之后,觉得不好,又赶快叫 人去将文稿追回,加上两个"而”宇,成为“仕宦面至将相,富 贵而归故乡'才认为满意了。但在初学者看来,这个“而”宇加 与不加,实在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意思既没有改变,文法也是 一样完整,大文豪欧阳修为什么一定耍改呢?这主要是音调上的关系。“仕宦至将相”一连五个字全是仄声,念起来就不好听, 在句中加一个平声的“而”字进去,声调就大不相同了,原句气局促,改后能觉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后便有了抑扬顿挫,眘调上多了一个转折,意思也加深了一重。严格地说,译文如失去原文所有的那种声调之美,也不算是完全忠实。中西文在语句的组织上,悬殊很大,逐字逐句的翻译,不但不能信,而且也不能达^从文法上来看,英文每多复句,穿插环锁,句中有句,修饰重重。一个长句当中,包含许多短句或称子句,一意未完*又插入另外一意,一种修饰之上,再加另外一种修饰。原文虽繁复屈曲,但它的语句组织,在文法上必然是有线索可寻的。中文的文法弹性较大,用字颜倒排列,意思不变,一般少用虚字,没有英文的关系代名词之类,所以很少有复句和插句,自成一句。行文用字可说是简炼直截,运用灵活。可是用简译繁,有时不免张冠李戴,把修饰甲的字句,译成修饰乙的去了。如果照原文的顺序译出,信固信矣,但决不能达,所以结果也等于不信。现举英国神学家J.H. Newman著的“大学教育的范围与性质”中的一句话为例。We sometimes fall in with persona who have seen much of the world, and of the men who, in their day,have played a conspicuous part in it, but who generalize nothing, and have no observation,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word
我把这句话拿给全班共二十八个学生去翻译,其中有的已 在英校学过十四、五年的英文,有的已是大学毕业,理解力都 是很强的。翻译的结果,以下而一句译文最好,
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些世故很深,而在年轻时曾经显赫一时 的人,但说实在的,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心得与观察
我对这句译文的评语,是达则达矣,信则未也。因为威 文中用了三个who,是比较复杂的句子,正所谓句中有句,译者粗心一下,就出了纰漏。现在让我来分析给大家听,然后再 来翻译就不会有错了。
句中第一个who和第三个who,都是以persons为先行词的。 至于第二个who,便是以men为先行词,而of the men,前面 应加上have seen much三宇来解释。我们所遇见的有两神人, 一种是熟悉世故的人,另一种是见过大人物的人。上引的译文, 却把两种人弄成一种人了,即世故很深,而曾经显赫一时的人。
除了文法组织之外,还要把单宇和成语的意思,正确地掌 握在笔下,才能译出信实的文章来。在上面那句引用文中,值 得注意的单字有generalize <归纳;做出结论),和observation C观察力>。成语方面则有hU in with (邂逅;不期而遇),see the world (熟悉世故i深于阅历),in one’s day (在其全盛时 代〉,play a part in (与之有关),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word (那宇的真义)对文法组织和宇句的含义,有了如上的 了解之后,就可译成下面的文宇了。
我们有时邂逅一些熟悉世故的人,和一些曾经见过许多在其全盛时代,叱咤风云,世界安危所系的有名人物的人,但是他们却不能归纳出一点什么来,也毫无真正的观察力。
全世通品牌翻译专线:4006-333-090
电话:051085225689
传真:051085435689
邮箱:kefu@taihufanyi.com
transton@126.com
网址:Http://www.taihufanyi.com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金城路926-928号
无锡同传翻译客户优选供应商
完善的服务体系
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人性化的业务流程
十年专业口笔译服务
无锡五千家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伙伴
专业的翻译资质
①客户提出需求:客户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自己资料翻译方面的"基本需求"。涉及内容包括:翻译语种、资料类型、工作量。
② 我们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回答客户的咨询,对客户的需求予以回复,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供客户参考和选择。
③ 确定合作意向:双方......更多
质量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的生命底线。为确保质量,维护公司声誉,公司采取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①谢绝低价、低要求的翻译委托。
②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宗旨,公司只承译本公司译员、资深翻译及审校熟悉、 精通的专业领域的资料,以及其它领域的非专业性资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