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翻译的规范和语言风格
专利(pat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因此专利翻译是专利审查员、专利受权人、专利代理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专利文献不但是技术文件,又是法律文件,因此其有一些惯用的词语和表达。值得我们在翻译实战中细细推敲。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一些专利翻译的语言风格及规律:
一、语言风格上的时态问题:
专利文件中最常见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这是因为专利文件所描述的发明创造是客观存在的科学事实,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除了一般现在时之外,专利文件中还主要出现两种时态:
①一般过去时
在以实验内容为主的医药化工类专利文件中,实验方法和结果部分通常采用一般过去时,因为相对于写作之时,这些都发生在过去,且过去时能强调实验的确被实施过。
在描述获得了某实验结果的实验程序时,采用一般过去时:
例:The GC-MS chromatogram shows the complete extraction of the acids from the pyrolysisproduct, confirming the result from the acid number test. The retention ofaromatic compounds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such as benzene, toluene,ethylbenzene, xylenes) in the pyrolysate after acid extraction withconcentrated NaOH was also observed.
应注意,当通过实验结果来揭示现象或得出结论时,尽管实验结果是在当时得出,但结果与现象或结论之间的推演关系是基于客观原理或逻辑,因此这种揭示的关系仍采用一般现在时。
②完成时
在其他一般性描述语句中,当文字在强调时间的先后、以及完成与否时,则往往需要引入完成时,体现出隐含的“已经”、“完成”含义。
例:[源文] 用户通信模块214被配置为向用户指示传感器641和642相对于给定导体正确放置。
[译文] User communications module 214 is configured toindicate to the user that sensors 641 and 642 have been correctly placed with respect to a given conductor.
二 专有语法和自定义词
专利文件中的用语目的是为了更准确恰当地传达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专利制度的范围内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解读,逐渐形成了一些为专利行业所特有的表达形式。
①专有语法
以英文为例,译者最常感受到的专利文件与日常用语的语法区别在于冠词和数词。由于专利文件中对于“指代清楚性”的严格要求,必须严格区分第一次提及的新特征与再次引述的特征,在英文中通过使用不定冠词来强调第一次提及的新特征,使得某些表达看起来怪异,甚至不符合英语语法要求。
例:A fifth aspec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comprising a control uni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aspect of the invention.
②自定义词
自定义词是指当要提出尚未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新的材料或新的技术手段时,自己创造的术语,其在所属领域中没有通用的含义,通常为申请文件的区别技术特征。在翻译中遇到自定义词时,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原意,然后选择在覆盖范围上尽可能接近原词的译文进行表达。
例:The R-J-T effect is a self-defined term, wherein R represents resistance, Jrepresents current density and T represents temperature.
三、表述规范、逻辑关联
为了满足专利法规的各项规定,专利文件的撰写相对规范。专利申请文件的组成部分(以发明专利为例),即摘要、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都有各自的撰写套路,同时彼此存在逻辑上、内容上的相互关联。充分了解这种规范性和关联性,采用适当的翻译顺序,由浅入深、从整体到细节地开展翻译,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跟随行文的逻辑性,极大地减少反复查找、修改前文所带来的理解不准确、译文不一致以及时间的浪费。
总体来说,就专利申请文件的各个组成部分而言,存在以下逻辑关联性和文字特点:
摘要与独立权利要求相对应;
发明名称和技术领域一般是独立权利要求主题的反映;
发明内容部分是对所有权利要求的概括性描述、但在格式上往往缺少了权利要求中的段落层次而表现为整句或整段;
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是对发明、也就是权利要求主题的具体描述,但对于译者去结合附图来理解发明的要求较高的机电类专利文献,往往需要根据附图说明部分去看图,结合图分析了至少一个实施例之后,才能获得对权利要求主题的更充分理解;
背景部分都是对发明的一种铺垫,且文字比较浅显容易理解,可以优先进行翻译或阅读。
因此翻译时首先充分了解所提出的发明创造的领域和背景,从中知晓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的缺点或未解决的问题,知道本申请的发明要点;然后通过附图和实例来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发明要点,从而对发明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利要求书的翻译就会游刃有余,接着翻译的发明内容部分往往与权利要求书内容一致。
总体来说专利文献的翻译要注意其独特的特点,语言表达的风格、语法技巧上要注意独特的表达方式,翻译前要充分了解所提出的发明创造的领域和背景,翻译时要注意表达规范和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