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何培养,“除非跟随领导出访,翻译室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就是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什么BBC、VOA、CNN这些外媒,大家要一边听新闻,一边把里面的信息完整准确地复述或者翻译出来。”他说。
数说
15场发布会都配有翻译
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都会举行数次新闻发布会。今年也不例外,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共举行了15场新闻发布会。记者注意到,这15场新闻发布会均配有翻译,他们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3月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发言人傅莹介绍会议准备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傅莹不仅是人大会议的首位女发言人,同时记者在现场还注意到,此次发布会发言人答问采用翻译,这在历届大会尚属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了总理记者发布会和往年一样采取全场翻译外,还有部分发布会采取全场翻译的形式,对记者的问题和嘉宾的作答全部翻译,如3月8日上午陈德铭就“发展国内外贸易和促进经济合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3月9日上午杨洁篪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等。
遴选
周总理当年定下16个字标准
“两会的翻译,都是从外交部挑的,因为外交部翻译室的翻译是全中国最好的。”过家鼎告诉记者,两会记者会这样的场合对现场翻译的要求非常高。至于选择翻译的标准,“有 16个字,那是周恩来总理定下来的——— 站稳立场、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
他告诉记者,能够上两会的翻译,都是从翻译室所有翻译中挑选最顶尖的,他们的水平一定要达到“完整、准确、通顺、易懂”。
过家鼎告诉记者,不要看上两会的翻译都很年轻,他们至少都是有着十几年的翻译经验的“老人”了。有着深厚的翻译功底和丰富的实践,才能有资格为国家领导人做翻译。
此外,为总理做翻译还要增加一条标准:以前跟总理接触比较多,这样才能熟悉总理的思维及说话方式,翻译起来才能更加准确。
谈到历年两会美女翻译出现的几率较大时,过家鼎解释说:“是男是女不重要,性别没有要求,谁翻得好谁就上。再说,女翻译多不奇怪,翻译室的女同志本来就多。”
培养
“魔鬼训练?太夸张啦!”
能够最终到两会临阵翻译,难免让人有“魔鬼训练、疲劳战术”的猜想。不过过家鼎就给记者来了个“辟谣”,当他看到“魔鬼训练”4个字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太夸张啦,哪有这么恐怖。”
过家鼎告诉记者,除非跟随领导出访,翻译室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就是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什么BBC、VOA、CNN这些外媒,大家要一边听新闻,一边把里面的信息完整准确地复述或者翻译出来。
另外,就是3个人一组,搭伴做交传练习,一个人念一段材料,另一个负责速记,最后一个负责翻译,然后角色互换。每天上午、下午就是不停地练习。
临阵
提前接通知给谁当翻译
据了解,每年两会前,翻译们会提前一个月左右接到通知,谁为外长做翻译,谁为总理做翻译等等,他们就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
过家鼎告诉记者,光做这些还不够,翻译还要调研两会热点问题,琢磨记者们会提出什么问题,猜测可能会用到的内容。以温家宝任总理期间答记者问为例,“翻译一般会得到通知,总理今年可能会引用哪些古诗词,翻译室商量一下看怎么翻译”。总而言之,就是平时多做积累,不然现场那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来不及应变。
过家鼎说,“翻译古诗词,最难的不光是翻译成英文,你还要听懂总理在说什么。你连总理在念什么诗、表达了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怎么翻译呢?”“不要多、不要少、不要花哨、不要深奥,要让大家都听得懂。”过家鼎向记者透露了一些基本的翻译要求。
盘点
16年来总理记者会只有3位男翻译
1998年,从朱镕基担任总理开始,总理记者招待会成为两会的重头戏,首次亮相的女翻译朱彤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从1998年到2013年这16年里,为总理担任翻译的除了张建敏和费胜潮以及今年的孙宁这3位男士之外,其余5位均为女翻译。
记者了解到,孙宁于1981年在南京出生,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2003年8月,孙宁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次年9月公派赴英国留学。孙宁在翻译室工作期间主要为杨洁篪担任翻译。此前,孙宁有着丰富的上会经验,分别于2009年、2010年、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三、四次会议上为发言人李肇星担任翻译。
孙宁在为李克强总理做翻译的时候,操着一口标准的英式英语,语速平缓、口齿清晰、翻译准确。而他每次翻译完总理的回答后,都会帮李克强礼貌性地补充一句:“Thankyou!”(谢谢你)。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也彰显着他的彬彬有礼、绅士风度。 (据《法制晚报》)
花絮
穿红装、表身份、抢座位
为了抢到提问的机会,不少记者会穿大红、大绿、大黄的衣服希望获得更多注意。日本时事通讯社社长徐静波的传统做法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下“日本”二字,表明自己来自日本媒体,希望能得到提问机会。除此之外,抢一个好位子也能为获得更多的提问机会增加筹码。
现场侧记
座位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
每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都会有一些工作人员的预留座位,今年也不例外。为了能占到好座,有的媒体居然打起了这些预留座位的主意。17日7:30,会场刚一开放,记者们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中区前排的最佳区域。紧急关头,一个女记者手拿一撂打印着“预留”字样的白色A4纸,在前三排的几个座位上放好。大家以为她是工作人员,都没在意。过了一会儿,全国人大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严肃地说道:“对不起,记者会预留座位都是粉色纸张,其他所谓的‘预留’一律无效!”
很多拿到招待会请柬的记者早上6点多就来排队,8点半时现场已经座无虚席,后排的摄影摄像机位也十分紧张,工作人员在不断进行协调。“半岛电视台的记者请坐在这里!道琼斯的记者请坐在这里!”工作人员在现场为更多的外国记者安排座位。“请大家遵守秩序,现场座位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工作人员的一句调侃把在场记者都逗笑了。
做好翻译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艺术。下面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您在翻译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精通目标语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必须对目标语言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词汇、语法、惯用语和文化背景。不仅要了解书面语,还要熟悉口语和地区性的表达方式。
理解源语言:不仅要理解源语言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文的意思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保持准确性:翻译时要尽可能保持准确。避免意译或加入个人观点,除非在特定情况下被要求。尽量避免漏译或误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重流畅性:翻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单词替换,而是要确保整个句子和段落在目标语言中自然流畅。这涉及到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避免拖延:在翻译项目中,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时才开始工作。拖延可能导致质量下降和错误的产生。提前规划时间,并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校和修改。
持续学习:语言是生活的、不断变化的。为了保持竞争力,持续学习是必要的。阅读各类文本,了解最新的用语和翻译技巧,参加翻译培训课程或研讨会。
尊重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在翻译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差异,不要简单地将其套用到目标语言中。确保翻译在文化背景上也是恰当的。
了解领域知识:如果翻译特定领域的内容,例如医学、法律或科技,了解该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非常重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将使您在翻译时更加准确和流畅。
使用工具辅助:现代翻译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利用翻译记忆软件和术语库等工具,有助于保持一致性并节省时间。
请教他人: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翻译难题,可以向其他翻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与其他翻译家交流经验和观点,可能会为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总之,做好翻译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您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并能提供更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全世通品牌翻译专线:4006-333-090
电话:051085225689
传真:051085435689
邮箱:kefu@taihufanyi.com
transton@126.com
网址:Http://www.taihufanyi.com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金城路926-928号
无锡同传翻译客户优选供应商
完善的服务体系
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人性化的业务流程
十年专业口笔译服务
无锡五千家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伙伴
专业的翻译资质
①客户提出需求:客户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自己资料翻译方面的"基本需求"。涉及内容包括:翻译语种、资料类型、工作量。
② 我们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回答客户的咨询,对客户的需求予以回复,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供客户参考和选择。
③ 确定合作意向:双方......更多
质量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的生命底线。为确保质量,维护公司声誉,公司采取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①谢绝低价、低要求的翻译委托。
②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宗旨,公司只承译本公司译员、资深翻译及审校熟悉、 精通的专业领域的资料,以及其它领域的非专业性资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