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蕴含的内涵该怎么翻译
据介绍,东南亚、东北亚国家长期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部门中占据主流,导致我国在中医药标准化制定方面长期缺乏话语权。
谈及中医药科技、文化的推广,必然会涉及到中医术语翻译及标准化的问题。由于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术语往往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若片面追求文字的对应,不假思索地直译,会导致读者如坠云端、不知所云,如将“龙骨”译为“dragon bone”———事实上,“龙骨”只是一种入药的化石,并非龙的骨头;将“齿痕舌”译为“teeth-printed tongue”———其实“齿痕舌”只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并非“牙齿咬过的舌头”;将“失笑散”译为“powder for lost smiles”———其实“失笑散”只是因为这味药效果太好了,医生用了以后总是情不自禁地笑了……
如何用国际通用的语言传递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医学理论,是中医药实现国际化首先要突破的难题。就拿术语翻译来说,从以往的做法来看,术语翻译大都以一般经验性共识为主,或单纯用拉丁语或汉语拼音来代替。这种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规避了一些争论和不确定性,但中医内涵方面的遗失则是不可避免的。当前中医术语翻译就有符号化的倾向,魏廼杰博士在一次中医国际化的研讨上问到:“当我们把中医术语‘风火眼’译为英语中的‘急性结膜炎’时,原本中国传统医药中的文化到底到哪里去了?”
实际上,传统文化在中医药翻译中的体现,是目前最难做到的。比如,按照WHO的统一规定,所有的植物在国际上的通用名都是拉丁文。黄芪、柴胡等这些中药名,因为都是植物,如果按照WHO的规定,只能用拉丁文。事实却是,这样的翻译连外国专家都看不懂。反而用拼音却能让国际中医药学界的学者都能够听懂。但如果单纯地使用拼音,却又使其中的文化内涵难以再现。
中医药国际化
急需复合型团队人才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教授称,中医不同于西医之处,在于它是人文医学,而非纯粹的科技产物。目前的中医外语从业者大部分为英语专业出身或中医专业出身,精通二者的复合型中医人才非常缺乏。
事实上,中医和外语两门学科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两者的融会贯通更需要时间和精力。现在中医英语虽然已经是一门学科了,但是要使所有从事中医工作的人都能够熟悉或者使用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据业内的学者称,上海中医药大学从2001年起开设长学制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方向英语特色班,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但是目前人才的数量仍然很少,而且一些成熟人才也出现流往国外的现象。
据悉,中医大近年来加强了中医外语与其它学科的有效整合,组建了中医外语学科团队,不断加强中医英语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目前招生方向涉及中医英语语法与翻译、中医英语临床应用、中医典籍英译及跨文化交流等。但是中医外语翻译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问题,而且也有成果应用与转化的问题。为此,一些学者正在酝酿开展相关中医外语的规范化培训。
中医大有关负责人称,虽然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中医术语和专著翻译的方法学研究,但是目前从事这一研究的学者仍然是国内的“小众”。“要培养出真正能够走向国际的中医药人才,实现中医药翻译标准化还需时日。”
做好翻译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艺术。下面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您在翻译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精通目标语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必须对目标语言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词汇、语法、惯用语和文化背景。不仅要了解书面语,还要熟悉口语和地区性的表达方式。
理解源语言:不仅要理解源语言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文的意思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保持准确性:翻译时要尽可能保持准确。避免意译或加入个人观点,除非在特定情况下被要求。尽量避免漏译或误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重流畅性:翻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单词替换,而是要确保整个句子和段落在目标语言中自然流畅。这涉及到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避免拖延:在翻译项目中,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时才开始工作。拖延可能导致质量下降和错误的产生。提前规划时间,并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校和修改。
持续学习:语言是生活的、不断变化的。为了保持竞争力,持续学习是必要的。阅读各类文本,了解最新的用语和翻译技巧,参加翻译培训课程或研讨会。
尊重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在翻译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差异,不要简单地将其套用到目标语言中。确保翻译在文化背景上也是恰当的。
了解领域知识:如果翻译特定领域的内容,例如医学、法律或科技,了解该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非常重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将使您在翻译时更加准确和流畅。
使用工具辅助:现代翻译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利用翻译记忆软件和术语库等工具,有助于保持一致性并节省时间。
请教他人: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翻译难题,可以向其他翻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与其他翻译家交流经验和观点,可能会为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总之,做好翻译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您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并能提供更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全世通品牌翻译专线:4006-333-090
电话:051085225689
传真:051085435689
邮箱:kefu@taihufanyi.com
transton@126.com
网址:Http://www.taihufanyi.com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金城路926-928号
无锡同传翻译客户优选供应商
完善的服务体系
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人性化的业务流程
十年专业口笔译服务
无锡五千家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伙伴
专业的翻译资质
①客户提出需求:客户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自己资料翻译方面的"基本需求"。涉及内容包括:翻译语种、资料类型、工作量。
② 我们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回答客户的咨询,对客户的需求予以回复,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供客户参考和选择。
③ 确定合作意向:双方......更多
质量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的生命底线。为确保质量,维护公司声誉,公司采取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①谢绝低价、低要求的翻译委托。
②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宗旨,公司只承译本公司译员、资深翻译及审校熟悉、 精通的专业领域的资料,以及其它领域的非专业性资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