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公元前3世纪72名犹太学者在亚历山大翻译圣经旧约全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或公元前250年里维乌斯• 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 前284-204)把荷马史诗《奥德赛》译成拉丁文看作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部译作。从公元前52到44年古罗马的西塞罗(Marcus Jullius Cicero, 公元前106-前43) 发表“论最优秀的演说家”和“论善与恶之定义”区分“解释员翻译”到“演说家翻译”开创了翻译理论研究。
对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中国有学者提出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A 从古罗马的西塞罗区分“解释员翻译”到“演说家翻译”起到1959年:称作“传统的翻译学阶段”。
B 从1959年罗曼• 雅科布逊(Roman Jakobson) 发表《翻译的语言学问题观》(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开始到1972年:称作“现代翻译学阶段”。
C 从1975年霍姆斯(James Holmes) 正式发表论文,《翻译的名称和性质》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开始至今:称作“当代翻译学阶段”。(潘文国等)
在第一阶段最重要的著作是英国的亚历山大• 弗雷泽• 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的专著《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他首先对“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提出三大原则:复写原作思想,风格手法与原作同一,具备原作的通顺。该作成为英国和西方翻译理论的一座里程碑。对于后来“忠实”和“自由”(即“直译”和“意译”)的讨论,有较大的影响。这一阶段还有英国诗人麦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 针对荷马诗作的翻译提出荷马诗作的特征和翻译原则,对19世纪下半叶英国文学翻译引起较大的反响。
在第二阶段的重要学者有雅科布逊、奈达( Eugene A. Nida )、卡特福德(Catford John C.)、威尔斯(Wilss Wolfam) 等人。
布拉格语言学派创始人罗曼• 雅科布逊1959年发表的《翻译的语言学问题观》首先将语言学、符号学引进了翻译学,他把语言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符号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三分法理论)。1963年法国语言学家穆南(Georges Mounin, 1910-) 发表了《翻译理论问题》(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他科学地考察了“可译性”问题,提出翻译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差异:文化背景、句法结构、文体障碍,认为翻译活动是可能的,但成功是相对的。1964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发表《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1969年他和塔伯(C.R. Taber) 发表了《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奈达的著作还有〈语义的成分分析〉等共180多篇,提出了“动态对等”或“等效翻译”原理,有人认为奈达的理论是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但他毕竟是现代西方翻译理论成果最多的理论家。1965年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发表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提出“描写性翻译”并阐述了翻译的性质、类别、对等、转换和限度等问题(把现代语言学新思维运用于翻译研究)开拓了翻译研究新途径。卡特福德的理论受益于弗斯(John Rupert Firth, 1890-1960)的翻译理论和韩礼德(M.A.K. Halliday)的系统语法,前苏联翻译理论学家费道罗夫发表了《翻译概论》提出了“等值翻译”。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发表了《翻译科学:问题与方法》,又译《翻译学的问题与方法》(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他与乔姆斯基观点具有相似性:表现在相信人类的语言在语法、语义等方面都有“普遍性”,这就构成了翻译的基础。而欧美语言学派的“翻译科学”论则扎根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
西方译坛第三阶段即目前理论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学科意识。霍姆斯(James Holmes) 是“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他的专著《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着重探讨了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学科的名称、性质、范围等内容,第一次勾勒出翻译学的学科结构框架。
1981年纽马克( Peter Newmark, 1916—) 出版了《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提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并认为应当借助逻辑学、哲学、语言学制定翻译规则。他1976年还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The Theory and Craft of Translation)一文中描述了“意义走失”现象,提出这主要是由于“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造成,根源有语言差异,也有个人因素。1986年德• 瓦德(Jan De Waard)与奈达合著《从一种语言内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able Translating); 2000年,美国学者韦努蒂(Lawrence Veruti) 编了一本《翻译学论著选读》(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此外还有法国达尼卡 • 塞莱斯科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 1921-)、勒德雷尔(Mariane Lederer)等释意学派理论, 都是上世纪末在译坛有影响的学者和著述。
上述西方译论思想对中国译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984年,中国学者金堤与奈达合作在我国出版了《论翻译》(On Translation),谭载喜出版了《奈达论翻译》,卡特福德1991年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和奈达1993年的翻译理论著作《语言、文化与翻译》(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都在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翻译学是门什么样的学科,仍然众说纷纭。1971年,法国学者嘉范(Goffin) 曾创造了一个新词Traductologie, 即英语的Translatology, 也有人用Translation Studies表示“翻译学”,还有人用Science of Translation表示“翻译学”。我国学者林语堂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用Science Translation表示“翻译学”。一般来说,对西方翻译的研究,中国历代都有不少引人注目的学者。远的不说,当代王佐良、刘重德、郭建中、谭载喜、潘文国、杨自俭等都倾注精力进行了研究。
做好翻译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艺术。下面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您在翻译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精通目标语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必须对目标语言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词汇、语法、惯用语和文化背景。不仅要了解书面语,还要熟悉口语和地区性的表达方式。
理解源语言:不仅要理解源语言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文的意思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保持准确性:翻译时要尽可能保持准确。避免意译或加入个人观点,除非在特定情况下被要求。尽量避免漏译或误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重流畅性:翻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单词替换,而是要确保整个句子和段落在目标语言中自然流畅。这涉及到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避免拖延:在翻译项目中,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时才开始工作。拖延可能导致质量下降和错误的产生。提前规划时间,并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校和修改。
持续学习:语言是生活的、不断变化的。为了保持竞争力,持续学习是必要的。阅读各类文本,了解最新的用语和翻译技巧,参加翻译培训课程或研讨会。
尊重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在翻译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差异,不要简单地将其套用到目标语言中。确保翻译在文化背景上也是恰当的。
了解领域知识:如果翻译特定领域的内容,例如医学、法律或科技,了解该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非常重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将使您在翻译时更加准确和流畅。
使用工具辅助:现代翻译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利用翻译记忆软件和术语库等工具,有助于保持一致性并节省时间。
请教他人: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翻译难题,可以向其他翻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与其他翻译家交流经验和观点,可能会为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总之,做好翻译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您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并能提供更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全世通品牌翻译专线:4006-333-090
电话:051085225689
传真:051085435689
邮箱:kefu@taihufanyi.com
transton@126.com
网址:Http://www.taihufanyi.com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金城路926-928号
无锡同传翻译客户优选供应商
完善的服务体系
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人性化的业务流程
十年专业口笔译服务
无锡五千家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伙伴
专业的翻译资质
①客户提出需求:客户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自己资料翻译方面的"基本需求"。涉及内容包括:翻译语种、资料类型、工作量。
② 我们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回答客户的咨询,对客户的需求予以回复,提供翻译方案和报价供客户参考和选择。
③ 确定合作意向:双方......更多
质量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的生命底线。为确保质量,维护公司声誉,公司采取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①谢绝低价、低要求的翻译委托。
②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宗旨,公司只承译本公司译员、资深翻译及审校熟悉、 精通的专业领域的资料,以及其它领域的非专业性资料。......更多